
【诗词曲赋】七律·赞惠贞
几声清唱自苍穹,字正腔圆韵不同,一代宗师垂晋史,百家弟子放喉咙。捐资修路望乡土,助演真情展戏风。独领骚音逾十载,丹心碧血向阳红。注解:阎惠贞,民国二十八(1939)年九月生,女,寿阳上峪村人,党员,中
几声清唱自苍穹,字正腔圆韵不同,一代宗师垂晋史,百家弟子放喉咙。
捐资修路望乡土,助演真情展戏风。
独领骚音逾十载,丹心碧血向阳红。
注解:
阎惠贞,民国二十八(1939)年九月生,女,寿阳上峪村人,党员,中专文化,一级演员。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名誉院长,晋剧丁派艺术主要继承人之一,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
1956年,阎惠贞被丁果仙(艺名“果子红”,晋剧艺术大师)任团长的太原市晋剧一分团破格录取,专攻须生。拜晋剧著名鼓师白晋山为师,研习晋剧戏曲音乐与文武表演。1959年,调入太原市戏剧学校深造,进行规范的基本功训练。1961年毕业,成为太原市实验晋剧团主要演员之一。1962年,依据组织安排,结合自身条件,阎惠贞又拜丁果仙为师,学习丁派舞台表演艺术,很快崭露头角,成为丁果仙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与别人不同的是——在她从艺的基础阶段,就得到丁果仙大师的亲传,先后学习了《空城计》、《打金枝》、《双罗衫》等多部剧目的表演技法,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努力,她不仅对丁派的行腔运韵,舞台演技得以较全面地把握,且在继承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她的唱腔韵味足,节奏美,尤其擅长以唱功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如在《空城计》中她所扮演的诸葛亮,以大板节奏变化的唱腔,把一个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演技上,她特别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和心境,做戏大方,但表演细腻;动情动容,且神行兼备。如她在《双罗衫》中所扮演的姚达,不仅唱腔道白生动,而且表演独特,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她所演出的《芦花》,几句唱腔即赢得观众的喝彩。
由于阎惠贞在剧中的上佳表现,她在晋剧众多须生中鹤立鸡群,逐步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品牌价值。她不但在唱法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在做功上也独领风骚,能够巧妙地赋予所演人物的艺术生命力。她在古、现代戏中扮演过不同的人物,表演均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如扮演《薛刚反唐》中的忠臣义士薛猛,《三关点帅》中的皇族血统八千岁,《刘胡兰》中的烈士母亲胡兰妈,《书生拜将》中的江东霸主孙权,还有《走雪山》、《蝴蝶杯》、《打金枝》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阎惠贞就是这样将一腔滚烫的艺术激情与淡泊宁静的心境作用于艺术,使她的表演既饱和又沉稳,既情真意切又静若止水,既在人物命运上沉浮,又不见做戏之痕迹。从书卷气到生活情趣,从至尊帝王到平民百姓,如果没有内在的质韵和艺德,又怎能将一个个艺术形象塑造得如此传情达意、出神入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2年,阎惠贞获山西省中青年调演一级优秀演员奖;1984年,获山西省振兴晋剧调演一等奖;1989年,获太原市第二届艺术节荣誉演员奖;1989年,获太原市新编剧目优秀演员一等奖;1991年,获太原市文化局从事革命戏剧工作(1956—1991)36年荣誉奖;1989年、1992年分别获得太原市优秀指导教师奖;1992年,获山西省现代戏调演配角金奖;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阎惠贞,成名不忘家乡,倾情回报故土。几十年来,一有机会就回寿阳演出,且总是带着作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的丈夫——武忠,后来儿子武凌云成长为一名知名晋剧演员,一家三口随团而至,走遍了寿阳的村村寨寨,深受群众欢迎。那年,家乡上峪村修路,她带领全家回乡演出捐资,她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也深深地根植于寿阳百姓心中。她至始至终坚持有求必应的处事原则,多次义务参与寿阳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大小文艺、文化活动,为推动地方文化,传承民族文明付出了辛劳,做出了贡献。
50多年的演艺生涯,50多年的执着追求,阎惠贞以谦恭自励的胸怀和忠诚笃实的品格,将心血和汗水留在舞台,将泪水和苦痛留在心里,把快乐和幸福送给观众,把艺术和真情洒向人间。退休后,她并没有放弃舞台,带出了许多优秀弟子,如耿春梅、武卫仙、温姬萍、潘世珍、钱桂兰、韩秀瑞、刘红霞、安冬秀等。她的代表剧目有《打金枝》、《芦花》、《空城计》、《双罗衫》、《交印》等,深受广大观众所喜爱。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七律·登高偶遇步韵子美
下一篇:七绝·人生之晚景(三十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