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门三景之远眺吴门桥
盘门三景,除了水陆城门、瑞光塔还有就是吴门桥,也许有人会说这吴门桥好象知名度不够吧。但你要知道被人喻为“人间天堂”的苏州,通往天堂的便是一座座幻若彩虹的桥,而每一座桥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的故事
盘门三景,除了水陆城门、瑞光塔还有就是吴门桥,也许有人会说这吴门桥好象知名度不够吧。但你要知道被人喻为“人间天堂”的苏州,通往天堂的便是一座座幻若彩虹的桥,而每一座桥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的故事。说起苏州的桥,不得不说几个“最”字。
最著名的要数枫桥,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添翅远飞、声名遐尔。
最古老的是乌鹊桥,与阖闾城同时建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春秋时吴王在此建乌鹊馆而得名,也有诗赞之“乌鹊南飞月自明,恨通银河水盈盈。夜来桥上吴娃过,只道天边织女行。”
最长的是宝带桥,相传是唐刺史王仲舒捐出了自己的宝玉腰带而建成的,它是我国现存古桥中最长的多孔石拱桥,桥长三百多米,有五十三个孔,孔孔连缀,桥体本身就像一条宝带。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夜,明月当空,桥孔里水月连成一串,是为苏州一年一度的“宝带串月”奇景。宝带桥之美,连风流皇帝乾隆经过时也不禁吟诗:“金阊清晓放舟行,宝带春风波漾轻。孔五十三易疏泄,涨痕犹见与桥平。”
而吴门桥则是最高的桥,其拱高约达十米,据说古时南来北往商船均可扬帆而过。有诗赞云“吴门桥外落轻舻,流管情丝泛玉凫。应是花神避生日,万人如海一花无。”这几个“最”字至少在苏州市范围内名符其实的,所以说苏州的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姿和神韵。
据《吴县志》记载,吴门桥始建于宋。北宋元丰七年郡人石氏为结束盘门摆渡的历史,出资兴建,当时是三孔石桥,多次毁于战火,直到雍正十二年重修为单孔石桥。有人称之为吴门第一桥,因为它是当时出入盘门的主要通道。也许你会觉得其貌不扬,但在中国桥梁史上可与大名鼎鼎的赵州桥相提并论。只是到今天其交通价值已经下降,逐渐成为单一的名胜风景,且没有划入园林规划之中,所以你若要亲临吴门桥的话,却体验一下碧野先生描写的那种感觉,必须另辟蹊径。要不然,就象我一般站在盘门古城墙上远眺,也可一睹芳容。
站在盘门城墙上,向东北远望,吴门桥横跨在清波荡漾的京杭大运河上,沉静稳重,却别样的风姿绰约。蓝天白云,碧水翠柳。若是在阳光明媚的清晨,或是细雨飞丝的黄昏,若有白衣胜雪的女子如丁香般在桥上走过,你是不是觉得是彩虹直通天堂了呢。古运河的水流过千年,而吴门桥也已静立千年,在这样风景里如诗如画,相得益彰。我不知道是水造就了桥,还是桥造就了水。
远眺总不如亲临,我在想苏州人是最勤劳和聪明的,也是最善解人意的,能不能让吴门桥早日归入“盘门三景”的园林规划之中,让世界各地前来观光的人有多一些亲近的感觉。我知道桥上曾经印下过白居易、范仲淹、范成大的足迹。而我只好在臆想中体味《晚入盘门》的美境了:“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楼台多少烟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