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神,其实也不能免俗

看着神,其实也不能免俗

矫矫散文2025-05-02 01:34:29
想来不少国人都认为伊朗是个闭塞、保守、专制的神权国家,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儿。伊朗是神权国家不假,专制和闭塞也并非没有,但伊朗是个神权和世俗权分离的“二元化共和国”,内涵相当奇特。若从“神”的层面上
想来不少国人都认为伊朗是个闭塞、保守、专制的神权国家,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儿。
伊朗是神权国家不假,专制和闭塞也并非没有,但伊朗是个神权和世俗权分离的“二元化共和国”,内涵相当奇特。
若从“神”的层面上看,宗教领袖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什叶派的教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在世俗层面,伊朗却是个有普选、有健全民主那也是制度、有反对党和政党正常更迭的国家,在整个中近东伊斯兰世界,世俗民主能超过伊朗的,怕也就只有一个土耳其了。
在“街上随便遇到谁都是亲戚”的中东伊斯兰世界,“官二代”现象司空见惯的,即便伊朗这个世俗民主相对健全的国家也未能免俗,从神权到政权,从政府到议会,出名的“官二代”人物可算不少。
现任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出身寒微,父亲是铁匠兼杂货铺老板,连自己的姓氏前缀“艾哈迈迪”都是为避免身份低遭歧视而“借”来的“高贵血统”。他本人自学成才拿到博士学位,并从此平步青云,由市长而省长,最终当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
俗话说“三代出贵族”,这样儿一个草根出身的大人物,“二代”似乎来不及成什么气候,内贾德的女儿法蒂玛和两个儿子——迈赫迪和阿里均未从政,外界甚至不太清楚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长子迈赫迪和乃父是德黑兰科技工业大学工程专业的校友,二00五年毕业,女儿则嫁给了著名政治家喀什迪之子阿扎德,小儿子阿里则和一位伊斯兰卫队将军的侄女结了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内贾德家族就不出第二个“贵人”:他的弟弟达乌德曾有望出任内阁部长,尽管失之交臂,但至今仍在“不懈努力”;他姐姐帕尔文曾多次参选德黑兰市议员,是支持内贾德的“芳香服务派”干将,身兼“国家电视台妇女议会成员”、“教师民兵组织成员”等多项职务,并拥有宗教哲学硕士学位,是一名大学教授。
据称,她在政治上和弟弟理念合拍,与宗教上层关系密切,曾为内贾德的当选总统立下汗马功劳,甚至有人说,内贾德的政治理想,是受了这位姐姐的影响。倘这样算,他们谁是“一代”谁是“二代”,可就难说了。
内贾德身边亲戚中最有前途的,不是子女,而是亲家——大儿子迈赫迪的老丈人艾斯凡迪亚尔·拉希姆·马沙埃。
这位亲家一九六0年生人,今年也不过五十二岁,最初官运并不亨通,内贾德当省长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小小的情报员,但这位情报员不知为什么和内贾德一见如故,两人结成莫逆之交。
内贾德当选后,他平步青云,在二00七年的最后一天被任命为“国立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而这个“中心”原本并不存在,是专为他设立的,此前他已出任伊朗“文化遗产委员会”主任。不久,他担任内政部副部长,算是一条腿踏入内阁。
二00八年,他的女儿和迈赫迪结婚,他和内贾德正式成为亲家,变戏法的一幕上演了:二00九年七月十七日,内贾德突然提名亲家出任“第一副总统”,由于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和议长拉里贾尼激烈反对,他的“第一副总统”只当了八天便草草下台。
不死心的内贾德再次提名他出任总参谋长,这次索性连台也没上——哈梅内伊以“换马”相威胁,迫使内贾德收回成命。
不过亲家还是亲家,没当上总参谋长的马沙埃出任总统办公室主任和首席总统幕僚。江湖传闻,内贾德两任总统任满——二0一三年——后,可能效仿俄罗斯的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忽悠“二人转”,让马沙埃当四年总统,自己则歇上一任,然后卷土重来。
马沙埃动辄火箭提拔是因为裙带,但官运总是戛然而止,却因为他本就是个争议人物。
一般认为内贾德是宗教保守派,可他这个最信赖的亲家偏是个新派人物:娶过“反动组织”人民圣战者成员做妻子,自己的弟弟也加入过反政府团体;在当文化遗产委员会主任时出访土耳其,观看了被认为“伤风败俗”的肚皮舞;在重大庆典中让妇女敲着手鼓,用美国职业体育联赛开场那样的说唱风格诵读《可兰经》;公开说“伊朗是全世界的朋友,甚至包括以色列”。
他还想就神圣不可侵犯的“十二伊玛目”神学问题,和阿亚图拉们“探讨探讨”。
可想而知,比内贾德更保守、且和这位“亲家”不是亲家的哈梅内伊,对这位老兄二0一三的提拔是何感想——他不仅两次把这位亲家拍下去,甚至在去年十月公开威胁,如果“需要”可以索性把总统改为间接选举,这被认为是直接针对马沙埃的。
反对“亲家”的不仅有“外人”,还有“自己人”,包括内贾德的弟弟达乌德和女婿阿扎德,前者反对他,是因为据称马沙埃阻止了达乌德入阁,而后者则是嫉妒这位“长辈”和他这个“准二代”抢戏。
为了攀龙附凤,阿扎德不惜得罪身为改革派代表人物的老爹喀什迪,一心辅佐岳父内贾德,为此火冒三丈的老爹当众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如此血本都下了,如今却要排在“亲家”之后,这让年轻人如何吃得消?
说到年轻人,那就不得不提提小哈梅内伊。去年底,沙特阿拉伯电视台言之凿凿,说伊朗破获一起针对哈梅内伊的刺杀阴谋,这起刺杀虽未炸死哈梅内伊本人,却杀死了伊朗战略导弹之父哈桑·穆加达姆,该台称,哈梅内伊的儿子、革命卫队高级军官穆杰塔巴也在其中,一些网络传闻甚至哄传“子弑父,父食子”,说穆杰塔巴已被哈梅内伊处决。
不过这条消息很快被伊朗官方所否认,并指为“伊斯兰敌人的可耻污蔑”,穆杰塔巴不久后也公开露面,很显然,这条捕风捉影的“弑父”传闻,是当代政治博弈中司空见惯的“泼污”手法。
谁都知道,哈梅内伊有六名子女,其中五人都不从政,唯一的例外正是长子穆杰塔巴——在全部子女中排行第二。穆杰塔巴最初在政坛崭露头角,是以内贾德助选骨干的面目出现于二00五年大选期间。
二00九年大选内贾德连任引发流血冲突,他被认为是“幕后黑手”,因为那时他受命出任号称“教卫队”、直属最高宗教领袖本人的“巴斯基”民兵部队负责人,而这支民兵武装被改革派领袖们指控应对镇压负责。
哈梅内伊对这个儿子十分信任、倚重,不仅让他执掌关键武装,而且支持他扩大在革命卫队和青年宗教激进团体中的影响力,一些伊朗改革派网站多次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