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印象
1985年厦天,一列闷罐车将我们拉到厦门海军码头,从此,我在厦门一呆就是13年,厦门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初来乍到的时候,感觉这个海滨城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比如说,厦门的雨季长,阳光多,海风猛,但印象
1985年厦天,一列闷罐车将我们拉到厦门海军码头,从此,我在厦门一呆就是13年,厦门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初来乍到的时候,感觉这个海滨城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比如说,厦门的雨季长,阳光多,海风猛,但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是这座城市本身。
凤凰木
海军码头到中山公园的镇海路和公园南路两旁的行道树,是清一色的凤凰木。凤凰木属落叶乔木,树冠平展成伞形,由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故取名凤凰木。每年五至七月,街道两旁碧叶遮空、红花堆顶,在碧叶的映衬之下,树冠像着了火一样,因此凤凰木也叫“火树”。
据说,凤凰木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非洲引进的。此后,厦门开始大量种植,并将它作为行道树。听老兵说,厦门市的公园东路,曾经是有名的凤凰木一条街,后来因为道路改造,也因为很多凤凰木都存在根腐病,所以一些老树被砍伐掉了。但公园南路、湖滨中路、金尚路等一些主干道两侧还是将凤凰木作为行道树,总共大约有2600多株,最老的树已经有六、七十年的树龄,不过成片的大树已经不多了。镇海路上的凤凰木跟我最亲,因为我们的海军码头和驻厦门海军部队机关都在这条路上。
我到厦门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凤凰木被确定为厦门的市树。从那时起,我便对凤凰木刮目相看。
每次从街上回营,都是坐公交车在思明南路假日酒店附近下车,再走几步拐到镇海路。相比中山路上的滚滚车流、熙攘的人流,镇海路清静多了,街道两旁的绿树红花,让人感觉好像是来到世外桃园,行人走在树荫底下,都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街道以一个不易觉察的由高到低的坡度直通海边,你一抬头就会发现,街道尽头的大海像蓝色的绸缎在楼房的间隙里飘动,而蓝色的绸缎的上方,连片的红霞烧着了天空。初来乍到的游人往往不经意间,惊讶得合不拢嘴,再往前走,你就会看得清晰明了,原来这燃烧的红霞是鹭江对岸鼓浪屿上连片的凤凰花。
凤凰木花期长,一般有三个月之久,鼎盛之后,树上锯齿般的羽叶,渐渐的稀疏了,枝头熊熊火焰也渐渐的势弱了。夏天的阵雨说来就来,下雨的时候从凤凰木下走过,感觉非同寻常。雨水仓促地梳洗着树冠,花瓣羽叶湿漉漉的,一阵风起,落英缤纷,绿的叶片,红的花瓣便纷纷掉落,头上脸上额头鼻梁上都可能黏上几片。遇到这种天气每棵凤凰树下,都会铺上厚厚的一层花瓣。
花落知多少的感觉,往往令人心旌荡漾。所以出门上街,我喜欢沿着镇海路一直走到中山公园,因为街道两旁凤凰木的绿叶红花,给我带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
六月里,你红硕的花朵
幻化成阳光下片片彩蝶
杜鹃啼血,叫断南国风物
我站在山的那边远远眺望
春意正浓
红尘巷陌,迷了多少归路
紫薇花
大同中学后门的新华路上,也种有两行花树,这种花树,我从未见过,也叫不上名字,每次上街,我都要拐过去,赏花闻香。这花树并不高,树干比凤凰木要细,只有碗口粗,枝条四面披挂,嫩绿的叶子密密匝匝,一棵树就像一盆盆景,盆景上开满了一串串紫红色的花朵。因为串挂一起,所以看上去像熟透的葡萄,更像流动的云霞。
这种花的花期也有两个多月,记得有一次,舰艇出海一个多月才回厦门,心想这花必定是谢了,看不到了,但蒙蒙之中又抱着一线希望,在街上逛着逛着,不自觉地就又拐到新华路。
远远的刚进路口,就看见一团团紫红的火苗燃烧在绿叶中,看起来是那么的壮观,那么的亲切。这是什么花啊,每次询问路人都是失望的回答。
1992年,舰艇开到上海吴淞口训练,有一天和朋友去公园游玩,朋友不经意地指着不远处的一棵花树,尖声叫着问,那是什么花啊,开得满树都是,那么的张扬奔放,那么的绚丽撩人。我循声扭头看过去,天啦,竟然是我仰慕已久的紫红云霞。
我们急匆匆地走到花树的旁边,举目观赏,这花树比之厦门新华路上那些花树,更加的芬芳夺目,你瞧,这整棵花树上的花串串要粗大好多,花色也似乎艳丽些。我们的赞叹声,引出花房里的老花工。急忙请教,老花工脱口而出,这是紫薇花。啊,我和朋友不约而同地惊叫失声,这就是“紫薇花对紫薇郎”的紫薇花呀。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恋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背诵着白居易的诗,想着这个紫薇郎在中书省丝纶阁里等拟诏书的寂寥,我仿佛感觉到钟鼓楼上的水滴已穿透时空,沉沉重重地落在我空旷的内心。
舰艇从上海返航厦门那天,天空正阴暗着,细细的雨滴飘飘洒洒,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上街,直奔新华路上的紫薇花而去。但我再次看到这一大溜一大溜恣意盛开的紫薇花时,内心忽然泛起莫名的涟漪,感情的潮水悄然冲出眼眶。我的感觉怪怪的,我觉得厦门新华路上的这些紫薇花比之上海公园里的紫薇花,有着不同风格的美,有着无法言表的亲切。
那天,我就让那无声细雨淋着,头发湿了,衣服湿了,心也湿了,我一直站在空旷的街头,想让紫薇花知道我怪怪的感觉。
蛛网小巷
厦门老城区,小巷像蛛网一样密布,四通八达,幽深绵长,巷子不宽,有的三、五米,有的一、二米,大多的巷子是青石板铺就的,走在像刨过光的青石板上,你便知道了小巷不言而喻的年岁。我至今还记得一些小巷的名号,像石坊巷、灵应殿巷、崎公巷、新河巷、青石巷、仙公巷、炉灰巷等等,每条小巷都有她的典故来历,每条小巷都有她的特色风情。
从厦门海军码头到厦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取捷径有两条大路可走,一条是沿同文路拐到中山路,另一条是经镇海路拐到思明南路再到中山路。当新兵那会儿,我每次上街都是规规矩矩地走大路,有时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就碰上驻厦门部队的警备纠察,或者是驻厦门海军司令部的纠察,风纪扣没扣,军帽没戴什么的,只要是违反了军容风纪,轻的记名通报,重的要参加一周或两周的队列训练,再不行就要关禁闭。所以,为了逃避纠察,我摸索了几条安全的小道。
我们出海军码头到镇海路,步行五十米便有一条小巷可到达中山路,或者从隔壁的和平码头出去,跨过同文路也有一条小巷,七弯八拐的也通向中山路。走多了,便知道了,这只是两条巷口,巷子的里面犹如神经的中枢,又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