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店逸事
小月的老家跟当地的粮管所是邻居关系。粮管所前两年只有十几个人,还包括煮饭的张妈和看门的舒爷爷。然而,小月依稀记得在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粮管所是非常热闹的。忙的时候整个晒谷场上都是人,常引得放学的他们驻
小月的老家跟当地的粮管所是邻居关系。粮管所前两年只有十几个人,还包括煮饭的张妈和看门的舒爷爷。
然而,小月依稀记得在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粮管所是非常热闹的。忙的时候整个晒谷场上都是人,常引得放学的他们驻足观看。忙完后,必然有一个庆收演出。演出那天晚上可真是人山人海,事先准备的椅子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人都自带小板凳。而小月则会一直站到演员们卸妆,然后捡那些掉在地上的头花。几年下来,小月的储物盒都挤满了五颜六色的头花。闲的时候员工就打打乒乓球、聊聊闲天,那个乒乓球馆挺大的,有满满的一盒乒乓球。李彬叔叔的技术最好,是打遍全所的无敌手。那个时候煮饭的可不是张妈,而是三个漂亮的阿姨,不过看门的一直是舒爷爷。舒爷爷,终年是一件深蓝色的外套和一条灰布裤,常喝酒,走起路来总是不太稳当的样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月再也收集不到头花了,乒乓球馆也看不到李叔叔了。
有一次,小月一个人在家,舒爷爷来了,手里捧着一碗生土豆说:月啊,张妈不在,你帮我把土豆炒熟吧。小月在厨房折腾了半天,总算熟了,待小月炒好端过去的时候,舒爷爷却不在家。其实也不叫家,只是粮管所腾出的一个小屋子,里面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小月刚放好土豆,舒爷爷就回来了——右手拎着一壶白酒。舒爷爷嗜酒如命。记得有一次粮管所的出纳刘姨开玩笑说:老舒如果能唱一首情歌,她就出钱给他打几斤白酒。舒爷爷在那里哼哼哈哈搞了半天,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不过还是没唱出一句完整的歌词。就在大家笑完准备走的时候,刘姨拉住了小月,拿出五十块钱让小月给舒爷爷送去,还叮嘱说别都买酒了,添件棉衣吧。
舒爷爷不是当地人,到底从哪来,没有人知道。小月只知道过年的时候,舒爷爷会消失几天,只因为那几晚听不到舒爷爷熟悉的咳嗽声。
新的一年到来了,粮管所的人都会带点东西去舒爷爷那个破旧的屋子,一般是一些年货和日常用品。就连小月很讨厌的钱大婶(嗓门大,爱与人吵架)也会捎上两件旧棉袄,每到此时舒爷爷都乐呵呵的。
有年夏天,闷热闷热的,只有小月和表妹两个人在家。那年,有一款雪糕很好吃,叫"心太软",两个小学生,在闷热的夏天没有抵挡住雪糕的诱惑,歪着脑袋想办法,小月和表妹特想吃,但大人不在家,没有钱,正愁着,这时传来一阵熟悉咳嗽声……
最后,雪糕是用舒爷爷给的钱买的!小月至今还记得那一幕,舒爷爷从桌子的第二个抽屉的角落里托出一本发黄的书,用舌头舔了下手指,然后翻开了书,书里夹了五张壹圆的纸币:很旧,红色的壹圆都有点发黑,还透着一股霉味,但是特别整齐,平平的,看不出褶皱。他点出两张给了小月,说:不够,这里还有。那应该是小月最后一次吃"心太软",因为那天的雪糕有点苦苦的,涩涩的,吃完后,两个小女孩在大门口发了半天呆,因为手里一直有着若有若无的霉味。
随后小月就到县城读书了。有天放学,她推着自行车,看到路边新摆了个水果摊,摊主是个男的,小月觉得很眼熟,就是想不起在哪见过。
那年冬天,小月全家回老家过年。却发现粮管所的办公室、员工房间、仓库全都贴上封条了。据说是国有企业要改革,而且粮店的效益也不好了,那间大大的乒乓球馆被改成了一个幼儿园。后来才知道,粮管所被合并了,所有房子都要拍卖!但舒爷爷还住在那,原因不太明清楚。张妈每天中午都给他端点菜过来,再加上左邻右舍的帮助,他的日子还是勉强过得去。只是酒喝的更凶了,没酒喝的时候就帮这家扫扫院子,帮那家看看鸡,倒也清闲自在。
还是那年冬天,发生了一件让小月很郁闷的事。就是小月在拜完年回家的路上丢了姑姑给的压岁钱。要知道那可是姑姑偷偷塞给她的,她还准备拿去买那条她看了三遍却没舍得买的裙子。妈妈知道后,批评了小月,说她不懂事,只知道乱花钱,还把钱给弄丢了。
几天后,小月很快就忘了丢钱的事,依旧沉浸在喜庆中。这时却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舒爷爷死了!死因是脑溢血。在买酒的路上,摔了一下……
丧事是在邻居的集体帮助下完成的,主持丧事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小月突然想起来了,他就是在她学校摆水果摊的那个人,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就是当年那个打遍所里无敌手的李彬叔叔……
后来,小月的钱找到了,是舒爷爷捡到的,也是他交给张妈代为归还失主的,小月一直想不明白的就是这里,舒爷爷怎么知道她掉了钱呢,而且还把时间安排的这么好,似乎舒爷爷知道他不久就要去世,然后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后来,听别人说,舒爷爷什么遗物都没有,只在他的抽屉里找到一本发黄的书,书里夹着三张发黑的壹圆钞票……
那是小月在老家过的最后一个冬天。多年后,只要到了冬天,就会想起那个走路不太稳的爷爷,那个很穷苦,却什么都有的爷爷……也会想到粮店现在破败的模样和无法恢复当年的颓然。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