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夕不得不提的两首词
第一首: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辛弃疾每到元夕,我就会
第一首: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辛弃疾
每到元夕,我就会想到稼轩的这句词,无论被人怎样的传念,甚至念到俗烂,喜爱之情依旧不减,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最经典的情话之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用这阕《青玉案》证明了自己身上那暗藏不息的柔情,感动了他生命中的女子,更打动了千年以后的我们。
辛稼轩一直是我最为喜爱的文人,对他个人的喜爱甚至远远超过了他的词。他是书生与将军的超完美结合,文才傲世而又骁勇善战,后世的人喜欢辛弃疾,不是没有道理的胡乱崇拜。他的词和苏轼并称“苏辛”,辛词和苏词同属豪放词一派,大都是广阔境界、感情豪爽的作品,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和思想来感悟人生,文字多有参透人生的哲理式感悟,近于禅悟。而辛弃疾在词作中表现更多的是英雄壮志不遂的悲慨,风格较为悲壮,他是用炽热感情与崇高理想来拥抱人生。王国维言:“东坡词旷,稼轩词豪。”,所以许多年轻人视稼轩为偶像,东坡更多是中年人的楷模。
作为一个文人,他是杰出的,是引领南宋文坛的先锋;作为一个武者,稼轩更是堪为表率,他二十一岁就投身民族大业,二十三岁时就已是著名将领。古往今来,若读书人当中只剩一个英雄,一个真正侠客的话,那个人一定是稼轩。他的词里多是登高怀古,追悼千古英豪的句子,写得壮烈疏豪。没有稼轩,整个南宋词就气势颓然,姜白石,吴文英,周邦彦。只能算好词人,无论在胸襟和气概上他们都当不起领袖的身份。陆游虽然也有报国的壮志豪情,才气也不逊色,但还是不及稼轩霸气。
固然他的词有爱用典故的毛病,作品也没有苏词和柳词流传广泛,但是这首《青玉案》却是例外,许多人都是从这首词开始认识辛弃疾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夕之夜,火树银花,花灯如昼,人潮汹涌。他和她走散了,在人群中苦苦找寻,繁华夜市,烟火初上,灯火阑珊的时候,无意间回头,看见她在灿烂的光影中微笑伫立。无情未必真豪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情话,由豪气万丈的辛弃疾说出,格外得缠绵感人。
第二首: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自唐朝以来,上元灯节就是民间最盛大、最富有人情味的节日。这一天,上至天子,下到平民,都尽心尽力的欢乐,社戏、花灯、烟火交相辉映,就连战火不断的乱世依然如此。尤其是女子,在这一天可以打扮得齐齐整整,名正言顺地出门逛街,因为女子的加入,上元灯节也就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浪漫的节日,多少爱情故事在此时上演,多少异性间的倾慕在此时发生。
元夕灯节,女子在等待意中人赴约。他没来,花市依然灯如白昼,可是那份明亮却更衬得女子黯然神伤。她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月上柳梢时,两个人相约携手,一起观灯赏月,而如今,元夕依旧、花灯依旧,只是自己形单影只,忍不住泪水满襟。
《生查子·元夕》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词,原以为是北宋欧阳修所写,但是后来看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是南宋朱淑真所做。朱淑真,南宋女词人,钱塘人。生于仕宦家庭,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词多幽怨,流于感伤,著《断肠集》。普遍说朱淑真是宋代成就仅次于李清照的杰出女词人。不同于易安,李易安的少女情怀,是“眼波才动被人猜”的羞怯娇矜。而她,是那样的活泼大胆,可爱娇憨,有词为证:“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只是她不如李清照,人家有赵明诚的爱,再颠沛流离,终究有爱情做底蕴。而朱淑真到底是遇人不淑啊,家境际遇,让她的词作每多幽怨,流于感伤,境界怎样都不如易安明朗轩旷。所嫁非所爱,这份哀苦也足够一个多情痴心的女子幽怨一生了。
而她是个叛逆的女子,到老了,坚固依然。她太执着,哪怕不能够和爱的人在一起,却也一样不能够和不爱的人在一起。宁愿自己孤独终老。
后来有人爱惜淑真的才华,将她的诗词整理出来。《断肠集》是她的诗集,词集则叫做《断肠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依然那样清晰地描绘元夕灯会那绚丽妖娆、摄人心魄的美景,真的祝福世间的相爱之人,在元夕夜一起月下漫步,笑语翩跹,执子之手,不再松开手指。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画壁》观后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