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山三思

盘古山三思

阻峻散文2025-04-07 00:22:58
一我一直以自己生长于人根之祖盘古之乡而骄傲,一直向外地的友人炫耀盘古之乡秀美的山川和古老的神话。在一个万物萌生新芽的日子里,我来到河南省泌阳县盘古山上,在盘古神像前,我被盘古神那有着苍劲而优美形体的斧

我一直以自己生长于人根之祖盘古之乡而骄傲,一直向外地的友人炫耀盘古之乡秀美的山川和古老的神话。
在一个万物萌生新芽的日子里,我来到河南省泌阳县盘古山上,在盘古神像前,我被盘古神那有着苍劲而优美形体的斧头所吸引,我好像看见了顶天立地的盘古神挥舞着那把闪亮的巨斧,在苍穹中劈开浑浊世界,劈出了蓝天和大地,劈出了如蚁的人类和万物。我还似乎看见了祖父劈柴的身影,看见了父亲开辟新生活的英姿……盘古的斧头,成了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武器。面对盘古神像,我心中不禁又涌起串串疑问:我们人类真正是盘古爷创造的吗?我们是盘古神用黄土泥捏出来的吗?那撕破天穹的闪电和震耳欲聋的响雷是盘古神的斧头从宇宙的顽石里开凿黎明时留下的吗?
千百年来,盘古创世神话使人们一直对盘古神充满了敬畏,但盘古神到底是什么模样,却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盘古神的塑像也是民间艺人在想象中用双手和智慧制作出来的,可面对其塑像,人们依然是虔诚之极,这说明人们意识中潜在的寻根心里极其深厚,也是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穿透力的深刻表现。
 “自从盘古开天的,三皇五帝到如今。”人们似乎对古猿进化成人类一说并不是多在意,却始终笃信盘古创世神话的传说。因为盘古创世神话直接反映了上古先民的宇宙观,他们把宇宙众多复杂的万事万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的神话,而在创造神话的同时,也被神话所塑造。我蓦地感到:传统的神文化是一种力量,它根深蒂固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引导人们追求真情,乐群向善,时间久了,人也就成为神的产物。


每年的三月三是盘古庙会的鼎盛时期,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带着虔诚、带着希望前来膜拜,其热闹场面蔚为壮观。盘古神像前,一个大香火池子里香火冲天,鞭炮齐鸣,青烟袅袅。来求子的、来还愿的、来祈求雨水的、来求平安求官发财的香客络绎不绝。挤不到香火池边的人们,只好将大把的香抛入香池内。在盘古庙会上,生意最火的就是香火贩子,凡是前来朝拜的人们,都要购买几柱香,到盘古神殿前的香炉边烧香叩头膜拜,祈求盘古爷保佑。
有位妇女在给盘古神上香时说:“是盘古神让她生了个儿子,今天是专门来向盘古神还愿的。”对此,我有些疑惑不解,盘古神真的有这么灵吗?可见,科学在盘古神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这使我想起,我少年时期,一次患病,高烧不止,那时医疗条件差,经村里的赤脚医生诊断多日,仍不见好转。母亲就到盘古山烧香求盘古神为我赐福祛病。说来也怪,母亲从山上回来不久,我的病竟奇迹般的好啦。我不知道,到底是药物把我的病治好的还是盘古神显灵祛的病。反正,盘古神在我的心中便成了能拯救苍生的神仙。
盘古神殿前旺盛的香火使我想起泌阳县的一位名人,伟大的无神论者——范缜。范缜出生于泌阳县羊册镇古城村,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南齐时期,我国民间笃信神灵,范缜就写了一篇《神灭论》,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范缜的《神灭论》是从“形神合一”这个唯物论的基点出发的,他明确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即是人死了形体起了质的变化,就没有精神作用了,形体和精神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种形神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背道而驰。范缜在做官时,曾禁止人们烧香信神,并将所管辖的神庙统统拆掉。然而,范缜的力量是有限的,尽管当时在他任职的地方和泌阳老家,破除了迷信,但不久又开始弥漫起求神的风气,曾经熄灭的香火又开始燃烧起来。
我迷迷糊糊地记得,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大小神庙全部被拆,人们亲手雕塑的神像,亲自膜拜的神像又被亲手砸毁,来世报应和神主宰人生祸福的旧思想又一次被铲除。大人们说,因为扫除牛鬼蛇神的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神才没有敢发怒,才没有对人类报复,不然,谁敢惊动神庙呢?我想,人民群众是把拯救自己跳出火海的毛泽东当成了心目中真正的神。
曾经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说老百姓争相买香到神庙里敬神,求神保佑平安,到底保佑了谁?!正确答案是保佑了卖香火的人。事实就是这样,神本来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老百姓用钱去买香拜神,着实让香火贩子赚了一把。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唯心地、前仆后继地信奉神的魔力,毫不吝惜地大把掏钱买香火,就连不少官员也开着公车前来凑热闹,只为求盘古神赐福保平安。
面对香炉里红红的香火和滚滚的浓烟,面对一个又一个虔诚的人们一个劲儿地往香炉里投掷香火的情景,我不禁为神的巨大吸引力而感到惊奇,无论是范缜,还是毛泽东,最终也没有把渗透到人们心灵里的神的观念彻底清除掉。这也许就像一位哲人所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站在盘古山顶,感到天空离我那么近,似乎伸手就可把天空中漂浮的白云拽下……如此美景,使我想起泌阳县志对盘古山的记述:盘古山山势挺拔,山石嶙峋,草木葱郁,云雾缭绕,景色怡人,被誉为“盘岚朝起”,系泌阳八景之一。我寻视着山野,努力地寻觅着盘古山的美景,却没有看到如县志记载的嶙峋山石和葱郁草木,所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山丘和孤伶伶的庙宇。对此,我的心中不由产生些许遗憾。我想,这或许是古代编篡县志的文人处于对家乡的热爱,有意用优美的文字夸张性的描绘盘古山的秀色,也或许很久以前的盘古山真正是山高树茂,云雾缥缈。
老百姓们说,相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之后,因盘古爷半年对盘古山周边地区暗行三场私雨,使周围八乡六十四保村民五谷丰登。因此每遇天旱之时,人们总要带些香火祭品,来到盘古神像前,虔诚跪拜,朝山祈雨。而每年的“三月三”盘古庙会,就是为感恩盘古神兴起的,无论日子过的如何紧巴,人们总要花钱按时请几台大戏,唱上三五天,其热闹程度相当隆重。这一习俗,从古至今从未间断,以至使全国各地盘古子孙后代均来此山朝拜,盛况空前。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乱砍乱伐树木,使小气候遭到破坏,不断出现持续干旱的现象,人们向盘古爷求雨不下,都说盘古神不灵验了。
山风呼啸,是干燥的土地发出渴望雨水沐浴的叹息。在并不遥远的日子,盘古之乡曾经是树木密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