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东美景:千山行
八十年代初,偶尔得到一本千山素描画册,曾使我爱不释手。闲暇之余总要对照画册画上几笔。那千山的美丽景色早已深深印在脑海之中。更是对此景色充满了向往。然而,阴差阳错,这一愿望尘封于心底近三十年。忙里偷闲,
八十年代初,偶尔得到一本千山素描画册,曾使我爱不释手。闲暇之余总要对照画册画上几笔。那千山的美丽景色早已深深印在脑海之中。更是对此景色充满了向往。然而,阴差阳错,这一愿望尘封于心底近三十年。忙里偷闲,在朋友的热情安排下,我埋在心底的近三十年的美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11月份,我们驱车前往心中仰望已久的辽东美景—千山。
入得山来,在车内四周放眼,便可见山山相拥,峰峰相叠。虽此时已是初冬,尽入眼底的却是钟灵毓秀,连云接日,群峰挺立的千峰。群峰之上,松柏苍翠,林木茂盛。它们或昂首挺立,直上苍穹;或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或小巧纤细,匍匐山岩。放眼所及,松涛阵阵,山林尽染诗情画意。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高峻而秀丽的山峦,青碧的山岩刀削般耸立左右。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乘坐高山揽车进入了远山纵深处。
行至一平台处,便见群山环抱,怪石磷峋,谷深莫测,植株横生。险要的山脊上,矗立一尊自然天成的弥勒大佛。整座佛身占去了一面山。目睹大佛,犹如一尊半卧的弥勒佛。
导游介绍,该佛像身高70米,体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法相庄严,胸前佛珠隐约可见,山洞形成的佛脐可容两人。佛呈坐姿,双手放于膝上,面西而坐。我们不禁惊叹如此形像的佛像竟是天然形成。又见介绍大佛的牌上写道:大佛在开光时出现瑞兆,弥勒、观音云图同现当空,万人惊异。
平台之下,山路曲折,连绵不断,危崖绝壁,一脉岩缝。探出孤松的倩影,虬根山岩,紧握山体,饮雾食云,潇洒顽强地张扬生命,令游人崇敬之意不禁油然而生!
山腰苍茫林中,时隐时现有寺、观、宫、庙、庵等,宛如一颗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奇峰秀谷之中,使古老的千山更加迷人。寺庙,有于险峰之上;有的依偎于群山环抱;有的坐落在向阳坡上;有的隐蔽在古松怪石之阴,构成一幅幽静画面。
眺望远处,千山雄浑壮阔的气势可尽收眼底。状似莲花的奇峰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她虽无五岳之雄峻,却有千峰之壮美,以独特的群体英姿,像一幅无穷无尽的天然画卷,展示在辽东大地上。
传说古时候,在辽东草原上耸立着九百九十九座山峰,有位和尚云游到此,数峰缺一不成整,即造出一座山来。从此,这山就被命名为“千山”。
据导游介绍: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明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南临渤海,北接长白,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为长白山支脉,主峰高708.3米,总面积72平方公里,山峰总数为999座,其数近千,故名“千山”,又名“积翠山”、“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无处不幽”,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众多游人的人间胜境。
自古名山多寺庙。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的景象。与秀美的自然景色相交融的就是仿古建筑群,弥勒宝塔、大佛寺、弥勒宝殿、龙华法堂、释迦如来舍利塔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绀彩鎏金、红墙碧瓦,使得这里增添了庄严、凝重、祥和的氛围。
千山名胜历史久远,据导游解说:在隋、唐年间,这里就有建筑,现今的千山遗迹,多为辽、金以后所建。
千山集寺庙、山石、园林之胜于一山,植被繁茂,景庙交融,四季景异。千山也是道家的圣地,千山道教是东北道教中心。娘娘庙坐落在一座小山岗上,身处其间,可以远望群山,而近处是平地良田,视野极为开阔。无量观,亦被尊称为老观,是千山首屈一指的大道观,庙规极严,持戒严格,全国闻名。
千山有着一山的美景,一山的神话传说,也有着一山的佛寺道观,一山的宗教文化。它是东北佛教和道教中心,山里的寺庙多的数不清,香客络绎不绝。释道同源,千山道教、佛教和平共处更是各大名山的典范。
短短半日,虽是走马观花,但也深深感觉出,千山不仅是辽东第一名山,更是藏龙卧虎之地
走出千山,已是夕阳衔山。西边天空似穹庐罩于那一望无际的辽河平原之上,云蒸霞蔚,景色尤为壮观。再回首千山,诸峰群影叠银浮金,山势逶迤绵延,横空出世的峰峰嶂嶂直耸云天。想山中半日,已似人间数年,真不忍心离去,只可惜时间所限未能尽览千山美景。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儿子,我该怎么爱你?
下一篇:剑煮酒,赋诗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