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旌旗冠云山

太极旌旗冠云山

午日散文2025-04-04 09:39:01
一、罗嗦两句但凡有心人不难发现:社会各界精英在行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譬如卢氏武林精英赵铁军,就是个脚踏实地、力推卢氏武术事业蓬勃发展的主儿。铁军尚武,他自幼习之,常年练之,终以铁拳神功成为业
一、罗嗦两句
但凡有心人不难发现:社会各界精英在行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譬如卢氏武林精英赵铁军,就是个脚踏实地、力推卢氏武术事业蓬勃发展的主儿。
铁军尚武,他自幼习之,常年练之,终以铁拳神功成为业界领军人物。他那数年前在广州荣获散打冠军的儿子已经在北京设馆授徒,不少名人大家随之习武健身,获益非浅。
他武德高尚。强调惩恶扬善,不以武力欺人,并谆谆告诫一批批学员弟子,学武健身,尚武强国,德艺并进,才能报效国家。
他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重走红军长征路,他积极参加,还利用休息时间教队员武术套路。我们组织红歌会,他带领弟子引吭高歌。
他苦恋卢氏的山山水水。第一次带领学员铁骑百里,攀熊耳、下汤池、做客五里川;第二次穿峡谷、钻密林、拜谒抱犊寨,第三次直扑塔子山,第四次驱车奔铁岭,可惜后两次我因忙于俗务,没能参加。这次先听说就到孔老夫子周游过的留书岭,我还迟疑不定呢。后来正式接到铁军通知:前往冠云山。我才忙不迭地说,去,一定要去,对冠云名山,已经心仪二十多年了。
二、书归正传
话说2010年10月3日9时许,卢氏县青少年宫门前早早聚集了一帮俊男靓女,擎旗的是个亭亭玉立的帅小伙,从风儿展开的红旗上,看得出这是太极协会组织的一次活动,有赵铁军、高润霞这一对掰扯不开的伉俪,有磨沟口乡副乡长王青飞和娇妻爱子,还有那爱跳舞的南春丽一家家,赵小爱一家家------有太极协会的正式会员,有国庆放假归来的大学生、中学生,还有实验小学二(3)班8岁的丹媛,总共36人。总指挥赵铁军一声令下,在张爱合那位老公依依不舍的目光相送下,6部车辆依次启动,直奔冠云山。
冠云山也叫观音山,以其冠盖群山、灵秀卓异而蜚声遐迩。我们在潘河花马村下车,然后打着红旗,沿着谷中小溪逆水而上。
正是秋高气爽时节,包谷露籽,山梨缀枝,柿儿泛黄,青葱的山林衬托着早红的枫叶。硕大的自然景观尚且看个不够,忽然眼前石幢壁立,清流湍急,白练纷飞,叮咚有声。这美景、这仙乐,霎时触动了每根神经,大家情不自禁地与山水亲吻一把,而我们的随军摄像大师轩辕军和乔红丁也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
绕过石幢,山更高,路更难。问放牛的老者,人说,快了,也就五六里吧。有队员说,他们的“里”虚头太大,咱就按十里算,现在11点,下一点总能上到主峰吧。短暂小憩之后,大家开始奋力冲刺。
山里人常说,看山不见山,见山走半天。此刻想来,前一句其实只为搭配,后句话才是经验之谈。上来石幢,主峰已遥遥在望。心想,这么近,不会是主峰吧。等到攀来爬去,累了几歇,才体会到“可望而不可及”和“见山走半天”的真实含义。
好在这支队伍,是太极旗下的铁军。除了弘扬太极精神,传承武林真功之外,我们惟一的嗜好就是征服高山。大家一边攀爬石崖,一边解读人生。站在依石崖而建的“龙王庙”前,看到供桌后有一池净水,从崖隙内流出,喝一口,清凉甘甜。一会儿上到“什坊院”,看到也有一汪山泉,汩汩流淌。环顾散乱的石神石碑、残垣断瓦,再读一通指甲盖大的碑文,不难想见,在人类的童年,由于生产力低下,由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人们就选择了万山朝拜的冠云山,选择了这个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祭祀求雨,集会联欢。日月行天,江河行地,冠云山见证了古往今来,而我们仅仅是历史的匆匆过客。
从“什坊院”上到山顶,看到有匠人在建庙,一问,是灵宝黑山的人。抱犊寨属卢氏、栾川共有,栾川人开发了;冠云山属卢氏、灵宝共有,人家又占了先机。好在都是中国人,否则,后悔无穷。
围着小庙转一圈,铁军说,这不是最高的,走,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要征服最高峰!大家猫腰蛇行,于下午三点28分将红旗插在了冠云峰。
冠云峰,海拔1866。1米,一年当中一半的天气是白云冠顶,故名“冠云山”,南来北往的云雾过不得山便被挡住而聚积起来,因此,山南山北降雨多。老农有看山测天的经验。农谚有“冠云山戴帽(白云冠顶),放牛娃睡觉”的说法。意思是只要冠云顶有云雾缭绕,天就要下雨了。
山高高,踩在脚下;云飘飘,握在手中。铁军上来了,青飞上来了,红朝上来了,小红上来了,连8岁的丹媛也上来了------大家挤在峰巅的巨石上,享受征服的快感,享受“一览众山小”的乐趣。铁军说:太极给不了你大官,给不了你金钱,太极给你的,除了健康,就是快乐。现在。我宣布: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征服象君山。
三、草草结尾
精彩的时刻,往往是记者最忙碌的时刻。乔老师和轩辕老师一个录象、一个摄像,把笑容、把狂喊一一记录在案。惟独归来时一男一女的狂喊劲舞,记者没能看到。
这一对是谁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