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太监赵高
记得雍正王朝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还是亲王的四阿哥胤禛去看被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府外,一个太监挡驾。胤禛问,你姓什么,答,姓秦,问,原姓秦还是后来改的,答,后来改的,胤禛说,知道为什么给你改吗?答,不知,
记得雍正王朝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还是亲王的四阿哥胤禛去看被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府外,一个太监挡驾。胤禛问,你姓什么,答,姓秦,问,原姓秦还是后来改的,答,后来改的,胤禛说,知道为什么给你改吗?答,不知,胤禛说,是你们太监的老祖宗乱了秦朝。。。。胤禛口里的太监老祖宗就是秦朝著名的大奸臣,大太监,赵高!
自古至今,出名的太监很多,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高力士,宋朝的郭淮,陈林,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曹化淳,清朝的安德海,李莲英。但总体来说,属于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也当真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过大太监赵高。汉朝十常侍虽然权倾朝野,可那时内有国戚,外有诸侯,算不得什么;唐朝的高力士,说到底是个内宫太监,当不得大用;宋朝的郭淮,陈林属于野史,为了迎合那个所谓的假案狸猫换太子(此事,我会有另一篇杂文详加论述,选自我的另一个系列,翻案风!在此,不做赘述!),为了成就包拯的威名,更不值得提;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曹化淳,虽然强力,但强的根本是明朝的制度,注重东西厂,他们最终也没搞垮了明朝;至于清朝的安德海,李莲英,无非是借助那个姓叶赫那拉的老女人的势力,看似有权有势,实则,什么也不是,安德海怎么死的,想想就知道了。
这么多人,没有一个可以和他们的老祖宗赵高比,赵高才是真正的权臣,真正的大宦官!不说细节,单说大面,便没人可以超过他,秦朝,算上子婴,共传三世,三世中,二世胡亥登基,三世子婴登基,都是赵高立的,三世中,胡亥还是赵高刺杀的。二月河先生写《雍正王朝》的时候,用了个统计的理论,在此,我也借用一下,一个统一了中国的大秦王朝,赵高拥立了66%的皇上,杀了33%的皇上,单凭这个数据,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赵高是权臣,是奸臣,众所周知,赵高是小人,是恶人,这也不用争,但恶名之下的东西呢?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赵高的奸恶,那,就永远不会有所得,赵高奸恶之下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毕竟从结果上看,是赵高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立胡亥,杀胡亥,立子婴,又最终被子婴所杀,这其中,有太多能够发人深省的东西。
看赵高的事情,特别是撺掇胡亥,帮胡亥继位这件事,一个词不经意的出现在我的脑子里,立势而制事,这是鬼谷子里的话,我觉得这话已经足够反应当时赵高的心思了。野史中,关于赵高撺掇胡亥的记录可能很多,但是这种事情,真的可能有历史记载吗?我觉得,多半是编造,多半是猜测,但立势而制事这句话,这句话所体现的思想,却是真切的反应了当时的事。
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始皇出游,死在外边,身边有谁,幼子胡亥,丞相李斯,侍者赵高。虽说不是只有这三个人,但能改变当时情形的只有这三个人。而这其中,真正起了决定作用的不是丞相李斯,不是皇子胡亥,而是那个不起眼的侍者赵高。按当时对始皇的记载,他是有意把大位传给扶苏的,立过遗诏,遗诏就在胡亥那里。这说明什么,很简单,胡亥当时的表现并不像一个谋权篡位的儿子,不然始皇就不会带他出来,也不会把遗诏交给他管理。但恰恰是这个看起来不会某朝篡位的幼子,谋了大位,杀了兄长,毁了秦朝。在此我们不说是不是始皇的不明,单说赵高。始皇死了,李斯说什么,密不外传,这个建议是对的,要知道,咸阳还有20几位皇子,始皇一死,肯定大乱。李斯虽然后来明哲保身的态度不好,但是,此时的做法是正确的。胡亥呢?胡亥在筹谋,但是真正为他谋划的却是赵高。赵高分析了形势,始皇死了,无人知晓,传位扶苏,也无人知晓,既然别人什么都不知道,遗诏又在胡亥手里,那,做什么不行呢?诈诏就是这样产生的,在我看来,做出这个决策,赵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始皇的20几个儿子,不论谁当权,他的下场都不会好,除了胡亥,他教过胡亥,胡亥对他言听计从,这样做,既保住了自己,又可以利用胡亥除掉对手,何乐而不为呢?而篡位所有的后果,都是由胡亥来承担的,毕竟,他才是皇子,赵高,催化了这件事,谋划了这件事,却脱了一个干净,这才是本事。不过话说回来,胡亥也的确有野心。
至于赵高是怎么做的,更加简单,三人之中,自己和胡亥已经达成一致,那剩下的,能左右这件事的只有李斯了。对李斯,怎么处理呢?立势而制事!赵高见了李斯,对李斯做了如下的分析,始皇死了,必定有一个继位的,这个继位的是谁呢?扶苏!扶苏和谁的关系密切呢?蒙恬,蒙毅,这哥俩一武一文!这是事实,这个没错,但接下来就是错的了。他问李斯,扶苏会用谁呢?您和蒙氏弟兄比,您觉得您有优势吗?您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会存在吗?就这样,他说反了李斯,李斯对于胡亥的诈诏不再存任何异议,最终帮助胡亥完成了篡位。从这个角度来说,赵高看透了李斯对权位的看重!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我觉得2000年前的赵高有着杀人医生汉尼拔的潜质,他说了很多正确的东西,却最终把对方引到错误的方向,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
接下来,就是我曾经写过的扶苏和蒙氏兄弟之死的故事了(详见我的另一篇杂文蒙恬之死)。杀重臣,杀权臣,明里是保二世胡亥的皇位,实际却是诛杀政敌,抬高自己的位置,安排自己的党羽。这一切终于做完了?他的下一个目标也出现了?李斯!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斩于闹市,一代名臣,为始皇出了无数的好建议,对大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做了无数贡献的李斯丞相,最后,因为一个错误,中了赵高的挑拨,错扶了胡亥,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可怜,可悲,但又不值得同情,咎由自取。但换一种说法,赵高之谋,高于李斯,这也是无需争论的。死在一个比自己高明很多的人的手里,李斯也应该说是死得其所了,没什么冤枉的了!
知情人李斯死了,政敌们也早就死了,胡亥皇位稳了,赵高变成了胡亥之下秦朝说一不二的权臣了!满足了吗?没有,赵高还有更大的野心,登基!写到这里,该说胡亥了,这家伙,和他老爷子比,差的不只一个档次,他没有发现,在干掉了所有对手之后,他的朝中,已经全是赵高的人了。于是,大太监赵高刺杀了他的主子。胡亥到死可能都不知道,他的凶残暴掠,大部分“功劳”要归功于自己这个曾经的老师,赵高。
万人之上了,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赵高终于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