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倒计时
人活七十古来稀,现代人寿命长些,一般也不过百年,偶有人活得更长,却不可能长生不老,这现实地勿庸质疑。人类个体生命有限,通过血缘传承,也可以实现属种延续,一样构成生命价值和意义永恒。许多人局限于自身生命
人活七十古来稀,现代人寿命长些,一般也不过百年,偶有人活得更长,却不可能长生不老,这现实地勿庸质疑。人类个体生命有限,通过血缘传承,也可以实现属种延续,一样构成生命价值和意义永恒。许多人局限于自身生命过程,以为人生不过几十年,死了就一切都没了,因此否定人生。他们起点于前辈开创的道路,却数典忘祖到只剩下自己,那说到底是太自私了。走出这种狭隘,不难发现人生价值和意义,一是自身生命过程感觉和结果,二是在生命属种意义上的永恒。永恒或者一时难以理解,过程感觉和结果总是现实,我们活着并以生命主动使客观因我而变,这还不是现实价值吗?牛羊拉到市场都有一定价值,怎么万物之灵的人却找不到自身价值呢?走不出狭隘本我,终于却失去自身,这就是许多人现状,这可以道理说明却无法强人接受。
找不到人生价值意义,让许多人现实地陷入困惑无力自拔,活着不知为什么要活,死了也不知为什么而死,只要不死就凑合活着,或者活得苟且贪婪,或者根本不珍惜性命,这是现实两种极端,他们在根本上都丧失了生命主动。生命主动是人生价值和意义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生命无异于行尸走肉,那和一般动物没什么两样,如此被动于环境浑浑噩噩地混日子,那人生真是场悲剧,又怎么谈得上价值意义?
更多人不致极端,但缺乏价值意义思考,对生命状态缺乏理性判断,无论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过犹不及都难免面对缺憾。人生一世总该有所成就,消极面对显失理性,但积极陷于盲目,一样也会终于悲惨。这里过程和结果判断与把握尤其重要,那必须同于自身的较高理性,还必须脚踏实地的切实努力。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要把生命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拼命工作努力奋斗,那可能更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真的如此吗?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那还不陷自身于盲目,盲目必将终于过程曲折,东突西撞急功近利,又怎么可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生命时间有限,理应有效利用才能争取更大成就,但必须合理才能有效,短视盲目事倍功半,大量时间和精力浪费,结果还不如消极懒散。天道酬勤没错,这勤却还必须理性,否则勤则勤矣酬则有限,那就不太划算了。
珍惜生命时间也没错,但不能这么拼命,那别说缺乏理性盲目浪费,更可能直接损害健康减少寿命,这里外里可就亏大发了。作为励志方式,末日说法应该改良一下,不妨改为生命倒计时,这一改就最大限度地融入了理性。倒计时参照具体生命状态,一般以平均寿命为基准,为从容不迫,具体数值可以定得低些,比如一般人定在60岁左右,以此理性地预见目标,然后把目标现实可能地阶段化处理进入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始生命倒计时,生命过程就可以有条不紊了。
有些末日说法者还可能不服:人生无常无法绝对把握,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这样计时谁能保证不出意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是全都泡了汤!对如此诡辩者理应掌嘴,我们思考问题安排计划,无疑应该按照正常状况,具体问题可以也必须具体分析,但理论原则不能以极小概率确定或否定,那在哲学上是把人类认识有限绝对成不可知,把偶然当必然。突发天灾人祸永远无法绝对避免,人们因此就不过日子了吗?
生命倒计时是大概率理性结论,可以作为人生经营一般法则,具体人只须参照具体状态具体安排,原则下甚至没有具体时间。20岁可以60岁倒计时,60岁可以65或70岁,年龄越大可能安排时间越少,这种倒计时越早越有功效,但必须基于较高理性,年龄小这方面大多比较欠缺,一般人能三四十岁开始就算比较理想了。人到耄耋之年才只能以末日说,有些事必须尽快做,免得晚了带进棺材留下遗憾,末日说只是生命临终倒计时状态,以偏概全大概率失之理性。
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道明了人生价值意义永恒,一般人没有这种理性,那也该把握现实生命过程,这是生命一切价值意义根本。一般人能有此认知也就够了,基于现实生命过程,生命倒计时还有另一层直观意义,那就是只就生命时间而言,年龄越大未来生命时间越少,创造价值可能性越差,越应该无所畏惧。俗言“老要张狂少要稳”,大概就直观了这种状态,可惜许多人一失俱失,活到最后连胆量也没了。
看到过几个20岁出头的小“城管”,推搡谩骂一个小贩,那小贩已年近七旬,居然被欺负得泪流满面。我当时就想:70岁人还有几年活头儿,况且已活到这种境地,怎么连点胆气都没有?带走一个都是赚,怎么反被人欺负成这样!我为这个老人不平,也为小“城管”们担心,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世界常常是乾坤颠倒!我这样嘱咐孩子:生命倒计时也是在明确未来时间,同样是过马路,年龄越小都该越小心。
凡人俗语有些也不尽理性,比如“欺老莫欺小”,小孩子前途不可限量,但老人就可以随便欺负吗?错!我觉得更多时候应该反过来,欺小不欺老才对,老人还有几年生命,一旦欺负急了反戈一击,那损失惨重就是自己,这只要算算时间就能明白。当然这不是说人之将死就可以横行无忌,在生命永恒意义上,那一样失之理性,问题是许多人不明确生命永恒意义,具体做法却是这么“理性”?这样做不是真正理性,也难以实现“永恒”,最终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生命倒计时说至此已可明确,还有一个小地方需要说明:为什么倒计时时间一般要留有余地,多一些时间不是可以更多成就吗?两个原因不能如此安排,一是时间越长偶然发生可能性越大,那弄不好也许真就全都泡了汤;二是人也不该活得太辛苦,留些时间秋天无梦悠闲自在更理性些。
我提倡积极面对人生,但反对什么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那现实地已经是悲哀,除非只作为一种心情。这时如此,早干什么去了?我提出生命倒计时,正是为了减少这种悲哀。少壮已努力,老大尽怡情。认识到人生价值意义,一样不可囿于自身极端,人生不过几十年,要努力也要享受,当然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人生努力过了,不留下太多遗憾,老来含饴弄孙,正该尽享天伦之乐。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随想随写(二)
下一篇: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托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