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依旧听雨歌楼上

少年依旧听雨歌楼上

涒滩散文2025-07-16 06:40:32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点滴的雨声刺破夜的宁静。歌楼上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点滴的雨声刺破夜的宁静。歌楼上,歌女唱着小曲,悦耳动听。少年独自伫立在窗边。寒风吹起,烛影飘摇,歌声戛然而止。惟独少年依旧听雨。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悲欢离合,埋葬着少年的快乐,凝固着壮年的凄苦,触摸着老年的惆怅。一切皆成空,胸中已无半点波澜。心灵得到彻底的放逐,疏雨敲打着灵魂,等待天明……
蒋捷,一个古老而又熟悉的名字。总在听雨时,浮现在我脑海里:一袭长衫,独自在静夜里听雨,脸上带着一丝微笑,却又泛出些许落寞。可正是这些许落寞,穿越了数百年,总在今天的雨夜里蔓延,蔓延在空气里,蔓延在我的脸上,蔓延在我那触不可及的心灵中。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我习惯于淡然的处世。可是,每当雨声响起,心总会莫名地一沉,眼前便又浮现出那张微笑而又落寞的脸庞。那落寞仿佛成了我心中的毒,无规律的发作着。纵使如此,我却依旧喜欢听雨,倾听着雨中的落寞,倾听着我寻不到的快乐,在蒋捷消融在雨中的落寞的脸上。
时光飞逝,少年依旧听雨,却找不到红烛昏罗帐的心情,只得苦寻自己的那份心灵归宿。
少年的蒋捷无法去寻找自己的那份无忧无虑,一如现在彷徨而又迷茫的我。少年听雨的心情也许会变得更加复杂难言,更加难以捉摸。也许那时的少年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落寞与无奈,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朝代,无人能解的落寞。
深夜未央,月明星稀。歌楼上白绸的屏风再也挡不住歌声的凄凉,依稀只飘出少年的落寞与孤独。在少年心中,那若有若无的歌声已然淋透了心中的希望与未来的渺茫。夜幕妖娆,但那只属于歌楼上的夜晚。歌楼上的琴声在少年的心中只剩下物是人非的苍凉与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无奈。歌楼上的烛影,勾勒出歌女优雅抚琴的身姿。虚无的琴声间,漫溯着千年的迷茫,也湮灭着少年心中无声的伤。
多年之后,少年成人。壮年之后,依旧喜欢听雨。但是,却多了少年时的沧桑与哀伤。壮年的蒋捷伫立在船头,倾听着细雨敲打着江面的声音。凝眸面对着江面,那成熟的脸上泛出帘卷西风的憔悴。记得你那雨中瘦削的身影,记得歌楼上不明了的歌声。
梦添惆怅,相思行笔,却终究难以御笔述愁。透过雨幕,看见你的无奈堆积了厚厚的一叠,你的落寞继续着千年的沉淀。
在你心中,落寞如花,开了又凋零,凋零了又开,它俨然成了一种等待。
我依旧是少年,喜欢听雨的少年。穿越千年,有一个懵懂多愁的少年在体会在回味你遗失在那个朝代的落寞。
有一次,在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宋词三百首》,有许多很好的词我几乎能倒背如流。在那里,我遇见了范成大,高适,姜夔等一些名声不是很大的词人。但在《宋词三百首》中,惟独不见你的名字,你的名字似乎已被历史遗忘,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孤儿。偌大的《宋词三百首》竟然容不下你的名字!蒋捷二字如历史的尘埃般被一阵流浪的清风轻轻地拭去,不留一点痕迹。
当时我的心情就像触了闪电般无比复杂难言,是惋惜?是遗憾?是心痛?是无奈?抑或是落寞?或许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缺了你的《宋词三百首》不再完整,或许它只会静静地躺在图书架的偏僻角落,堆积厚厚的灰尘,去掩盖那不完整的缺憾。
我无法预知我以后会怎么样。是否也如你一般,仍那样喜欢一个人在夜里落寞的听雨,或者根本就会为忙碌的生活所累,断然没有听雨的闲情。也许这世界上早已没有听雨的人了吧?
但是对于蒋捷的落寞,我无法做到置若罔闻。他在听雨时的落寞却也能感染我,牵动我心中对未来的期盼,还有无限的惧怕。我知道,在芸芸众生中,我也会像蒋捷那样被历史遗忘,遗忘掉我这个最不起眼的角色,最失败的角色。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总是会老的,我与蒋捷也不例外。我仿佛与蒋捷在那远离红尘的僧庐下感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声叹息,叹出多少无奈,却也只能背手离去,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读蒋捷的词,总有一种情绪牵引着我,使我与这位南宋末年的词人相知,在梦里相遇。到那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无奈,哀伤,落寞都化作一丝清雨飘向远方。时隔不久,重读蒋捷,竟在那无奈,哀伤,落寞之外觉出一份沧桑。沧桑在岁月里慢慢酝酿,数百年后,喷薄而出,却喷不出风起云涌,喷不出惊天动地。纵然于我,也只是在心间最昏暗的角落铭刻着他的名字,他的沧桑。我将他的沧桑深深埋藏。
其实,真正的蒋捷在我心中早已丧失具体的印象,他只是那个战乱纷飞,朝代更迭的年代一个抽象的概念。我很难说明白,究竟是因为那个朝代使我记住了蒋捷,还是因为蒋捷,我才记住了那个年代。但不管怎样,蒋捷在细雨中的低吟终究是中国诗词殿堂里的一曲绝妙的吟唱。
少年依旧听雨,循着数百年吹不去的痕迹,倾听着历史的颤音……
标签
相关文章